如果說英國工匠精神不如德國那么典型,對本國經濟的貢獻不如德國那么明顯,搖擺于“正確性”與“功能性”兩種標準之間的工匠生活是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罢_性”標準即盡善盡美的標準,無論符不符合實際,做對的事情最重要;“功能性”標準即實用性的標準,將就將就達到功能目的就可以了。對于追求完美的匠人而言,哪怕有一點缺陷也是失??;但在追求實用的匠人看來,癡迷于做到盡善盡美才是失敗。半個世紀以來英國相關改革在兩種標準下左右搖擺,各行各業(yè)的匠人們也在兩種標準之間左右為難。
一、標準化改革措施讓英國匠人進退兩難
標準化是生產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但對于很多行業(yè)的匠人而言卻是個陷阱。比如英國全民健康服務系統(tǒng)采用了更多更技術化的標準來衡量醫(yī)生和護士的工作表現。然而這種標準化的改革強行推進的是一種體制化的標準,嚴重傷害了“匠人”們的工作態(tài)度,傷害到了他們的“匠藝”——關懷病人的技能。過度的標準化改革以“正確性”標準全面取代“功能性”標準,使原本寧靜的匠藝工作環(huán)境變得急功近利,質量、數量等標準至上的工作削弱了匠人的幸福感與成就感。做標準說明中“對”的事和做“有用”的事在現實中充滿了矛盾,英國匠人們迷失在標準的叢林中。
二、福特主義分割了原本完整的匠藝活動
針對二戰(zhàn)后長時間“休養(yǎng)生息”所帶來的社會活力不足問題,英國各行業(yè)均在過去十年來大力推行“正確性”標準下的“福特主義”質量管理模式。福特主義將勞動分工發(fā)揮到極致,英國匠人們發(fā)現現在他們只需要按照規(guī)定在單位時間內完成多少動作,即可在不交流的情況下配合完成工作,工作表現也完全由數量化目標來衡量。這種對原本完整的匠藝工作的分段式割裂,使匠人們無法觸摸手中的“活兒”,感受不到“成品”的美感,頭腦與雙手相互割裂,思考行為被標準化流水線代替,逐漸喪失了傳統(tǒng)的工匠精神。另外,福特主義流水線的改良也沒有盡頭,多輪工作流水線的變革更將匠人對分工剛剛形成的理解與興趣一次次打破,喪失了穩(wěn)定安寧的匠藝生活,工匠精神也無從談起了。
三、完美主義傷害了經驗獲取和技能內化
如果力求把東西做得盡善盡美,那么機器才是最優(yōu)秀的匠人。完全摒棄“功能性”標準而投向“正確性”標準的懷抱,在標準化勞動分工下的完美主義使英國匠人們失去了經驗獲取和技能內化的機會。對所有技能而言,內化的過程,即將信息與實踐轉化為隱性知識的過程,是至關重要的。這種隱性知識是無法言傳的,是匠藝活動中那種“本能”的動作和“習慣性”的技術,它必須通過不斷地試錯以加深對客體的理解,在隱性知識與顯性批評間的對話中找到改善匠藝的辦法,從以往的經驗中吸取教訓,并再次內化。而英國各行業(yè)過分追逐完美則將這種試錯的機會抹殺了,工作中只有完美一個標準,匠人們也不再有改善工作的條件和動機,匠藝停滯不前,工匠精神也淡漠了。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czderi.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tǒng)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