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電商平臺——找鋼網,本月向港交所遞交了更新后的聆訊資料。
根據資料,找鋼網成立于2012年,公司通過網上平臺提供包括鋼鐵貿易、物流、倉儲及加工、供應鏈金融以及國際電商等涵蓋整個鋼鐵貿易價值鏈的綜合服務。
而早在五個月前,找鋼網就曾遞交過一次上市申請資料。對比前后兩份聆訊資料,一個重大的區(qū)別在于刪除了關于同股不同權的相關內容?;诮衲晟习肽甑鸟鲇嵸Y料,市場一度預期找鋼網有可能成為繼小米集團和美團點評之后,又一家以雙重股權架構上市的公司。
但是,新版聆訊資料內容變動,或許預示著找鋼網將以常規(guī)的股權架構在港股上市。
翻閱聆訊資料,除了股權架構方式變化之外,另一個比較值得注意的問題在于找鋼網的市場地位。
根據聆訊資料,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統計,按2017年收入計算,公司經營著中國最大的鋼鐵電商平臺,市場份額為30.6%。
但是,根據在A股上市的上海鋼聯(300226.SZ.)半年報,該公司旗下鋼銀電商2018年上半年營收總額達到444.2億,營收規(guī)模遠超找鋼網同期的87.42億。
究竟誰是鋼鐵電商平臺的“一哥”?找鋼網與上海鋼聯的商業(yè)模式有類似之處亦有不小差異,第三方調研公司以不同的行業(yè)劃分維度,“兩個一哥、各自表述”,未嘗不可。
只是,行業(yè)地位的不同,或許會對公司的估值水平產生一定的影響。
找鋼網這家公司基本面怎么樣?處于怎樣的行業(yè)地位?先看一下最新聆訊資料的主要變動情況。
更新資料棄同股不同權
2018年4月底,港交所發(fā)布文件支持同股不同權。隨后,找鋼網于6月26日正式向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書,申請以同股不同權的形式赴港上市。
截止目前,以同股不同權的形式在港上市的公司僅有小米和美團點評兩家,原本,若找鋼網的申請得以通過,公司有可能成為第三家在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權公司。然而,在最新遞交的聆訊資料中,公司未再提及同股不同權的相關內容。
資料顯示,在首次申請上市之前,找鋼網已經引入了合計6輪融資,總額超20億元。簡單梳理公司六輪融資主要參與機構及金額情況如下:
獲眾多知名機構投資,找鋼網業(yè)績如何呢?
2018上半年:營收增兩成,調整后凈利潤逾2000萬
從近三年的財務數據來看,公司營收持續(xù)增長,由2015年的61.17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174.58億元,增加了185.40%。經調整凈利潤在2016年扭虧為盈,2017年受益于鋼鐵價格上升,經調整凈利潤大幅增加至2.47億元。
業(yè)務層面,公司的收入主要來源于自營及聯營下的鋼鐵貿易以及相關配套服務。其中,自營模式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
在聆訊資料中公司表示近兩年的業(yè)績增長主要系“自營模式下的鋼鐵貿易業(yè)務銷售增加,以及在較少程度上由于配套服務的收入增加,部分抵消了聯營模式下的鋼鐵貿易業(yè)務銷售的減少”。
自營模式下,公司直接向供應商采購產品,并在平臺上出售,以賺取其中差價。2018上半年,公司自營和聯營模式分別產生了40.1%和59.9%的商品交易總額,分別實現收入85.89億和5296.8萬元,自營業(yè)務營收占比超過98%。
根據資料,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約87.42億,同比增長22.13%;經調整凈利潤約2312.1萬元,較上年同期扭虧為盈。
存貨增長,現金流承壓
在自營為主的模式下,公司的存貨問題值得關注。數據顯示,近年來找鋼網的存貨呈持續(xù)增長趨勢。
自2015年到2017年,公司賬面存貨金額由2.03億累計增長296.06%至8.04億元,截止2018上半年,公司存貨已進一步增長至8.55億元。與此同時,公司存貨周轉天數有所增加,截止2018年上半年已達到17.6天,較2015年延長了約2.1天。
存貨規(guī)模的擴大與周轉率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公司的流動資金。聆訊資料中,公司表示“需要投入大量資本來經營業(yè)務和持續(xù)發(fā)展”。不過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公司的現金流情況并不樂觀。
2015及2016年,公司經營性現金均為凈流出,合計流出近16億元。2017年,經營性現金流由負轉正,凈流入約13.71億元,但進入2018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再次下滑,僅上半年就凈流出超過16.5億元。
行業(yè)整合之后,誰是鋼鐵電商行業(yè)“一哥”?
鋼鐵電商行業(yè)常見的交易類型有三種,分別為撮合交易、寄售交易及自營交易。其中,撮合交易下的電商平臺僅起到中間人的作用;寄售交易則是生產商或鋼貿易商通過電商平臺進行在線銷售,平臺參與整個銷售甚至物流過程;而自營交易下的電商平臺需承擔鋼材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
大多數鋼鐵電商企業(yè)在發(fā)展初期虧損處于常態(tài),需要借助外部資金。例如,2015年,阿里巴巴投資五礦旗下的鑫益聯,找鋼獲IDG資本、紅杉資本等投資。
經過早期的高速發(fā)展之后,2016年行業(yè)進入了整合期,行業(yè)整合之后,誰是鋼鐵電商行業(yè)的老大?目前收入規(guī)模較大的兩家為找鋼網及上海鋼聯(300226.SZ)旗下的鋼銀電商,其中,找鋼網為“自營+撮合”模式,鋼銀電商為“撮合+寄售”模式。
根據找鋼網聆訊資料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2017年收入計算,公司經營著中國最大的鋼鐵電商平臺,市場份額為30.6%。以下為聆訊資料相關內容截圖:
但是,根據公開資料中披露的財務數據,從收入體量看,鋼銀電商遠超找鋼網。上海鋼聯半年報顯示,旗下鋼銀電商2018年上半年營收達到444.2億元,比找鋼網2018年上半年公司的總體營收規(guī)模還高。根據財報數據對比,2017年上海鋼聯的營收規(guī)模同樣超過了找鋼網。以下為找鋼網與鋼銀電商的總營收對比情況:(單位:億元)
弗若斯特沙利文是一家著名的調研公司,不少在港股上市的公司都會付費委托其開展行業(yè)及相關研究,相信這家公司不會在數據上造假。弗若斯特沙利文得出找鋼網“經營中國最大的鋼鐵電商平臺”或許是因為其對“鋼鐵電商平臺”有特定的定義,在這一定義中行業(yè)所包含的公司可能并不包括上海鋼聯。
誰是鋼鐵電商“一哥”?衡量的維度有很多,對資本市場而言或許市值更重要。上海鋼聯當前總市值80多億人民幣,找鋼網能超過上海鋼聯嗎?
本文作者:面包財經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czderi.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