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建造價近15億元(新臺幣,下同,約合3.13億元人民幣)的“海研五號”研究船,上周五在澎湖龍門外海發(fā)生船難,臺灣“海巡署”和臺海軍救起船上45人,其中2人經(jīng)急救不治死亡,其余暫無生命危險。
南都訊記者陳磊 臺灣自建造價近15億元(新臺幣,下同,約合3.13億元人民幣)的“海研五號”研究船,上周五在澎湖龍門外海發(fā)生船難,臺灣“海巡署”和臺海軍救起船上45人,其中2人經(jīng)急救不治死亡,其余暫無生命危險。
有人暗示人為因素是關鍵
據(jù)臺灣“中央社”報道,“海研五號”研究船10日行經(jīng)澎湖龍門外海,疑似觸礁,右舷傾斜船艙進水,船上有船員18人,研究人員27人,共45人受困船上。
距了解,“海研五號”船身造價高達14.6億元,是臺灣目前最先進、最大的海洋研究船。具有遠洋及深海探勘等多功能,2011年6月下水,2012年8月啟用,2013年1月正式出海運作。船長72.6米、寬15.4米,總重2700噸,續(xù)航力1.3萬多海里,耐浪性達8級風浪,可于東北季風期間持續(xù)執(zhí)行任務,延長1年海上作業(yè)時間至250天。
參與打撈的工作人員表示,“海研五號”的船舶航行記錄器即俗稱的黑匣子在水深40米的沉船內(nèi),因海象不佳,預估打撈要15天。
由于黑匣子尚未發(fā)現(xiàn),網(wǎng)絡上也開始流傳對于研究船失事的各種猜測。自稱“海研三號”前輪機長兒子的爆料,說“海研五號”船長和機組都是外包,3個月輪1次,這次出船是換班后第一次,暗示人為因素是關鍵。
臺灣科技部門負責人張善政昨日證實,“海研五號”是外包由裕品公司經(jīng)營,但是船長黃余發(fā)3月就任并非首次出航,從2003年起在長榮擔任貨輪船長,擁有10年以上船長經(jīng)驗。
委外操作船務屬國際慣例
臺灣實驗研究院院長羅清華昨天也率領副院長綦振瀛、主任秘書張文彥就“海研五號”失事沉沒一事,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
“海研五號”船務外包,外界質(zhì)疑操作人員為“派遣工”,羅清華否認這項說法并強調(diào),臺研院基于專業(yè)分工原則,以委外方式辦理“海研五號”船務操作,希望船務操作與專業(yè)人力相結合,以彈性待遇延攬適當人才,讓“海研五號”船務功效更上一層樓,并不是像外面所說的“派遣工”。
羅清華指出,船務公司所派的人員都是符合相關法律,并獲得專業(yè)證照的專業(yè)人才,且“海研五號”船長自今年3月進入公司至今,也有十幾次航次操作“海研五號”的經(jīng)驗,絕非外界所稱第一次開船。羅清華表示,委外操作船務屬國際慣例,國際上有許多有名探測船,包括日本“JA M ST EC”、德國“太陽號”、美國“果敢號”等,其船務都由外包船務公司專業(yè)人才操作,強調(diào)“絕對不是海科中心獨創(chuàng)”。
針對外包船務部分,綦振瀛強調(diào),招標過程有5家廠商投標,并經(jīng)過委員會評選,評選也不是最低價得標,而是根據(jù)5家公司能力決定,綜合采用。他說,執(zhí)行方式為第1期兩年,但??浦行谋S袡嗬魪S商表現(xiàn)良好則可再續(xù)約,每次1年,最多兩年。
網(wǎng)上經(jīng)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czderi.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tǒng)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