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歷經(jīng)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jīng)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首次提出偉大建黨精神:“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chuàng)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黨的二十大報告用86個字開宗明義點明大會主題,特意強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之際,深入宣傳闡釋偉大建黨精神,進一步深化對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對于傳承弘揚這一偉大精神,凝聚起團結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意義。
偉大建黨精神,高度概括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為人們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提供了一把“金鑰匙”,蘊含著百年大黨依然風華正茂的精神密碼。圖為偉大建黨精神海報。新華社發(fā)
偉大建黨精神在中國共產黨先驅們尋求真理的不懈探索中生根發(fā)芽,在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豐富發(fā)展,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這一偉大精神是時代的產物,要深刻理解偉大建黨精神是怎樣形成的,就必須把它放到中國近代以來歷史的大背景中加以分析和考察。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偉大的民族,有著5000多年源遠流長的文明歷史,曾經(jīng)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1840年英國入侵中國的鴉片戰(zhàn)爭是一個重要轉折點。1840年至1900年的60年間,西方列強先后發(fā)動了兩次鴉片戰(zhàn)爭、中法戰(zhàn)爭、中日甲午戰(zhàn)爭和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等五次大規(guī)模侵略戰(zhàn)爭。清朝統(tǒng)治者腐朽無能、墨守成規(guī)、軍備廢弛,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孫中山把這些條約形象地稱為“賣身契”。伴隨著侵略戰(zhàn)爭而來的是政治控制、經(jīng)濟掠奪和文化滲透,中華民族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機,人民群眾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中國人民是不甘忍受殖民主義、帝國主義侵略和反動勢力統(tǒng)治的,無數(shù)志士仁人為挽救民族危亡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斗爭。但農民階級、地主階級洋務派、資產階級維新派所作的努力,以及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都先后失敗了。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
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給苦苦探尋救亡圖存出路的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以俄為師,走俄國革命的道路,成為中國先進分子的抉擇和向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開始廣泛傳播開來。同時,中國社會內部結構也在發(fā)生深刻變化,工人階級的力量進一步壯大起來,為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建奠定了堅實的階級基礎。在這個歷史大潮中,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勇?lián)褡鍙团d歷史大任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為中國人民點亮了前進的燈塔;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人民有了前進的主心骨?!敝袊伯a黨的創(chuàng)建,在實踐層面的成果是創(chuàng)建了中國共產黨組織,在精神層面的成果是形成了偉大建黨精神。
歷史從哪里開始,精神就從哪里產生。近代中國的特殊國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挽救民族危機的歷史召喚,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思想覺醒,中國工人階級的成長壯大,這一特定的歷史方位決定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由接受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到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由救國救民、救亡圖存升華為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由徹底反帝反封建凝練出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由踐行黨的性質宗旨彰顯出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形成偉大建黨精神。這一偉大精神,譜寫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壯麗精神史詩的偉大開篇,積淀著中國共產黨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源。
網(wǎng)上經(jīng)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czderi.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tǒng)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